本篇文章1168字,讀完約3分鐘
□宋長豐(綿陽)
老蘇看到這個,一定會死。 怎么死?
讀了我的詩,羞死了。 哈哈!
這個說狂言的男人很牛,杜甫叫爺爺。 因為他是杜審的話。 而他口中的老蘇,就是名震京華的蘇味。 他們和其他兩個人文案四友齊名。 在當(dāng)時的輿論環(huán)境下,與初唐四杰的名聲在伯仲之間。 當(dāng)然,那件事就當(dāng)成茶余飯后的笑話來說吧。
3月中旬,我和王曉陽去眉山,到了那里才知道蘇味是蘇東坡的祖先。 傳入這一脈的家族文化基因,真是令人感嘆。
更令人佩服的是三蘇祠解說員李曉蘋果老師。 藝術(shù)本身是豐富多彩、搖擺不定的,如果藝術(shù)僵硬,就沒有美感。 但是,在李老師的解釋中,我看到了感情在里面說出來的最好的注釋。 這句古語是詩,但內(nèi)在說的是感情,是感情的外露,在詩人那里是詩詞,在作家那里是美文,在李老師那里是精彩的課。
李老師的解釋是演戲,舉手投足抑揚頓挫的期間,歷史情況的恢復(fù)就像在看舞臺一樣。 特別是蘇東坡被貶廣東,旋即貶海南時,李老師淚流滿面,儼然問鼎汝一生的功業(yè),黃州惠州億州。
其實,對現(xiàn)代人來說,古人當(dāng)官被貶,到底是什么感受,沒有切身的體驗,所以不太容易產(chǎn)生共鳴。 也許是沒有冰冷簡歷內(nèi)容的時間。 蘇東坡說的那天是荔枝300粒,作為嶺南人,不惜長久,顯然很透明,要從這里理解他的心情,更是困難重重。
但李老師的解釋讓我感到蘇軾的悲涼、悲壯感情,九死南荒吾不恨。 在奇絕冠上游泳。 為什么? 李老師融入史實中的一滴肺腑之言,說話聲音懇切,聽眾都很感動。 這是美學(xué)中的移情,她的感情融入了蘇東坡的境遇,又融入了我們的心中。 這就是主客的默契,是物我同領(lǐng)域,是易中天教授移情的解讀,它正是利益所在:審美活動中主體將情感轉(zhuǎn)移到對象上,體驗物我同的心理過程。
李老師的解釋又是一門好課,她從孕育三蘇的眉州說起。 那里有發(fā)達(dá)的印刷業(yè),有豐富的藏書史。 但是,李老師不僅講述三蘇的故事,也有自己的創(chuàng)作和解讀。 據(jù)她自己介紹,從江油李白紀(jì)念館到這里工作時,蘇東坡一片空白。 現(xiàn)在,在洋洋灑灑的吟詠之間,可以發(fā)出珠玉的聲音。 曉陽問她,你覺得李白和蘇東坡最大的區(qū)別在哪里? 李老師笑了。 他們都是曠世大文豪,李白是天下落仙,蘇東坡是地上成長的圣人。 這個答案多么巧妙?。?看起來很簡單,其實是她多年的感悟。
在談到“水調(diào)歌頭”時,李老師說她有自己的新見解。 這句話寫的是懷子由,似乎是中秋望月懷人的作品,但卻是向皇帝傾訴衷腸的作品。 誠哉斯說,這里出現(xiàn)的不是仇恨,不是被貶海南時寫的我恨,蘇東坡不在意個人得失,注重天下大業(yè),體現(xiàn)了黎民蒼生為念的儒家人士的感情。
從李老師不到三個小時的課開始,我想我聽說了蘇東坡傳。 在之后的采風(fēng)活動中,我感受到眉山這座城市與東坡文化渾然一體。 我們說繪畫的高境界是傳神描寫,東坡的靈魂傳神被描繪在眉山的山水畫間、草木間,還有親切好客的人世間。
標(biāo)題:【快訊】聽三蘇祠大姐講東坡
地址:http://m.kungfu-fish.com//myjy/19933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