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篇文章1381字,讀完約3分鐘
今年2月28日是中國現代著名作家、兒童文學作家冰心去世20周年。 這一年也是冰心登上文壇的100周年。 前幾天,北京青年報記者獨家采訪了陪伴在她身邊15年的孫陳鋼。
她喜歡花
鄧穎超常托人送來牡丹
在北京國貿商圈附近的葉圣陶重孫葉剛的企業(yè)辦公室,留著短尺寸的陳鋼的紅臉,看不出是54歲的人。 追憶著和祖母一起度過的時光,他仿佛回到了童年。
1980年,15歲的陳鋼和母親吳青一起住在姥爺吳文藻、姥冰心和中央民族大學教授公寓樓。 那是四居室的房子,其中一間是書房,放著兩張單人床,中間被床上的架子隔開。 柜子里主要是文學書、中英文案典、墨盒、筆筒等。
陳鋼說,姥姥冰心很干凈,70多歲高齡的時候,每天都要多次擦屋內的玻璃。 80歲時,冰心因腦血栓住院,出院后為了很快康復,下樓散步時,給自行車上的孩子讓路,摔倒,骨折后住院治療。 出院后,祖母從80歲開始懷著生命的心情積極進行康復訓練,很快就埋頭創(chuàng)作。 她喜歡明亮的窗簾,早上起床的時候,透過窗簾看到對面一層接一層的燈光,激發(fā)了創(chuàng)作的靈感。
祖母也愛花,特別是紅玫瑰。 北方的月季花企業(yè)每隔三差五送來玫瑰。 她把花放在花瓶里,放在床上,枕著花的香味睡覺。 同樣,客廳的墻上掛著周恩來總理的油畫,每次鄧穎超大姐姐送牡丹來,祖母總是在周總理的畫像前獻花。
拒絕小一層
擬議建造職工公寓
冰心常說,周恩來總理是人民的好總理,是她尊敬的偉人。 1951年,冰心和吳文藻帶著孩子從日本回到中國,由周總理親自過問,妥善安排后,有關部門在北京崇文門內填滿胡同為冰心一家安家。 這是典型的北京四合院,屋內有衛(wèi)生設備、熱水管、辦公桌、沙發(fā)、書架等家具,院子里鋪著磚,也建了兩個花壇。 冰心和吳文藻居住的時候,生活極其方便。
1976年1月8日,周總理去世的那天,冰心筆伴著淚水寫下了《永遠活在我們心中的周總理》。 1979年2月3日,冰心隨后寫下了小學生教科書中收錄的《臘八粥》,深深緬懷了周總理。
因為在日本留學過,所以在20世紀80年代,日本朋友拜訪了吳文藻夫婦,把狹窄的客廳都占滿了。 另外,費孝通等社會學家也經常來家里探討學術問題。
中央統(tǒng)戰(zhàn)部計劃為吳文藻、冰心夫婦單獨建造一間獨家小公寓。 對此,兩位老人說,他們+已經80多歲了,活不了幾年,不想這么浪費資源。 冰心提出,通過在中央民族大學校內建造大型公寓,統(tǒng)一處理其他教職員工的住宿難問題。 結果,看到這座教職工公寓建在校內,自己的學生也搬到公寓住,吳文藻老夫婦很高興。
懲罰兒童
喝奎寧嘗苦味
關于家庭教育,陳鋼說姥爺吳文藻和姥姥冰心很重視儀表:不讓家人穿拖鞋,不讓孩子們喝咖啡。
在他的記憶中,家里的早餐多是吐司,搭配牛奶和米粥。 午飯、晚飯通常是四菜一湯、雪里紅肉絲、紅燒肉、白菜、玉米排骨湯,這些都是全家最喜歡的食物。 祖母冰心還會安排家里的保姆每周末做北京的炸醬面。 那時,叔叔吳平經常來家里吃飯。
在陳鋼,祖母的冰心待人和氣,喜歡孩子和自然,充滿孩子的愛好和母愛,自然,和孩子們平等對話是她的兒童文學作品的風格。 七十年代,冰心經常坐在桌子前,用剪刀分割全國各地的少兒信,最多十多封,至少幾封。 她會選擇最重要,最棘手的信的回復。 其他信件刊登在《童年》上,通過“三寄小網民”系列通訊方法公開回復,與少年兒童談理想,談生活,談學習,回顧過去,謳歌新時代。
標題:【快訊】外孫憶冰心 寫不出作文姥姥讓我捉蛐蛐兒
地址:http://m.kungfu-fish.com//myjy/20164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