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篇文章905字,讀完約2分鐘
年來從事文物修復工作的孫承灼修復了許多清代陶瓷,在他看來,這些都是歷史脈絡的延續(xù)。 胡健攝
中新網(wǎng)太原9月13日電(記者胡健)古韻新生山西省可移動文物保護成果展13日在山西博物院舉行,這是中國文物大省山西首次舉辦如此大規(guī)模的文物保護主題展覽。
此次展覽展示了約150件文物、2個大型墓地復原場景和10套文物保護設施設備。 展覽分為守望先鋒文明、妙手神工、摔交先鋒準備、晉韻文華四個部分,分別從山西省文物保護工作、發(fā)掘與保護、預防性保護、文物利用等方面進行了展覽。
古韻新生山西省可移動文物保護成果展13日在山西博物院舉行,這是中國文物大省山西省首次舉辦如此大規(guī)模的文物保護主題展覽會。 胡健攝
展覽的一大亮點是山西文物保護工作者對紡織品、漆木器、石刻、陶瓷、紙文物、磚雕、金屬器皿、壁畫等多種材質的文物展開了對比性的修復保護,最終腐爛成為魔法保護成果。 特別是北齊水泉梁壁畫墓、晉城金代磚雕刻墓兩個大型墓葬首次在山西公開展出,翼城大河口西周墓地出土漆器保護,都是近年來山西文物保護方面的最新進展和取得的突破性成果。
年來從事文物修復工作的孫承灼修復了許多清代陶瓷,在他看來,這些都是歷史脈絡的延續(xù)。 將大量損壞的文物殘片修復成原來的樣子,并不容易,最多而龐雜的修復需要幾個月來系統(tǒng)地研究文物,再現(xiàn)其最真實的樣子,繼承寶貴的文化遺產(chǎn)。
中國文物保護技術協(xié)會理事長王時偉介紹說,隨著文化遺產(chǎn)的外延和公眾對文化遺產(chǎn)的認識,全民關注文化遺產(chǎn)保護,文物修復也需要結合以前流傳的修復技術和現(xiàn)代科學技術,這也是未來文物創(chuàng)新修復的快速發(fā)展方向。
目前,山西全省有山西博物院、山西省文物保護研究中心、山西省考古研究所、山西省文物技術中心、山西省民俗博物館、山西省文物交流中心、太原市文物考古研究所、云岡石窟研究院8個國有部門具有可移動文物修復資格,專家近200人。 胡健攝
關于文物修復人才的培養(yǎng),王時偉說,山西有40萬件可移動文物,但可以展示的不到10萬件,需要修復大量文物。 目前,我國許多高校開設文保專業(yè),不斷培養(yǎng)人才,但他們仍側重于理論水平,我們需要繼承修復技術和動手能力,以培養(yǎng)出更多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復合型人才。
標題:【快訊】文物大省山西首次舉辦大規(guī)模文保成果展
地址:http://m.kungfu-fish.com//myjy/21376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