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篇文章1803字,讀完約5分鐘

《孔子拜師》曾經(jīng)在去年聽過,當時就覺得這篇課文挺難的,特別是一些詞語的理解,對三年級的學生來說有點“深奧”,怎么把難理解的詞語進行深入淺出的教學,可能這也就是課文的重點和難點吧?

搜題看答案,歷年真題,試題答案全免費,題王網(wǎng)為考生提供高效、智能的職業(yè)教育題庫

郁老師的課給我一種非常淳樸又自然的感覺,一節(jié)課下來,沒有華麗的語言,沒有熱鬧非凡的場面,有的只是涓涓如細流般地品味,學生們的思維在不斷的碰撞中得到提升,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。
一、深入淺出解析重點詞
感受最深的就是在對一些重點詞語的理解上,郁老師真正做到了“潤物細無聲”,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體會到了詞語所包含的意思。比如在理解“風餐露宿”時,郁老師沒有直接問學生是什么意思,我想假如問也只會是照著詞語手冊讀一讀而已,但卻沒有真正落實這個詞的意思的。而郁老師的處理我認為相當精彩,她先讓學生想象當時孔子趕路時是怎么樣?學生說到了:他可恩能夠因為沒地方睡而睡在地上;衣服穿得很單薄,晚上睡覺會很冷。老師又問:當他餓了的時候又怎么樣呢?學生說:他會挖野菜吃。老師糾正可能是摘野果子吃。學生還說“會吃樹皮吧?”(但這郁老師說那沒這樣辛苦的。)渴了只能喝一點河里的水等等。通過學生的想象,得出了“饑一頓,飽一頓”,孔子在走去洛陽的路上異常的辛苦,這就是可以說是“風餐露宿”,使人覺得這個詞語的理解是水到渠成,信手拈來。同樣的,對“日夜兼程、風塵仆仆、納悶”的理解也讓人覺得很自然,有種順理成章的感覺。特別是“納悶”的理解,因為這個詞有點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感覺,很難說得清,而郁老師卻非常巧妙地引著學生朗讀老子的話,并感悟到老子對眼前的年輕人的不解,在反復地讀和說中,老子的疑問在增加,學生的問題也在增加,接著老師就很自然地說“這么多的問題一下子就涌進了老子的腦海中,這就是‘納悶’呀?!边@真是天衣無縫啊!從這也看出了老師的教學基本功非常的扎實,又對課進行了精心的預設,才能在實施的過程中體現(xiàn)的較為完美。
二、簡潔、干練的導入
由于這是第二課時,在課的導入時往往有老師從字、詞到段的使人疲累,但郁老師顯得那么簡潔又干練。從聽課老師的到來想起孔子的一句話:“有朋自遠方來,不亦樂乎?!奔扰c課文有著密切的聯(lián)系,又幫學生在實際的環(huán)境中運用了孔子的話,真可謂是“一舉兩得”?。〗又?,郁老師還非常謙虛地對學生們說“三人行,必有我?guī)熝伞?,暗示我們將在相互的交流中會學到更多。然后再出示課文的第一段,在老師的引讀中,讓學生們再次感受了孔子其實已經(jīng)是一位年輕的老師了,但他卻希望自己的學問更淵博一些。短短的幾分鐘卻涵蓋了老師的一番苦心,也讓每一位聽課的老師對課文有了大概的了解,看死平淡的開頭,卻為沉靜的課堂注入了生命的活力。
三、精彩的延續(xù)(拓展)
當課進行到“人們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學問,也敬重他們的品行”時,我們對孔子和老子這兩個人已經(jīng)有了一定的了解。這時,郁老師向?qū)W生們拓展了孔子的弟子們編的《論語》,并出示了“溫故而知新”、“三人行,必有我?guī)熝伞薄ⅰ皩W而時習之,不亦樂乎”、“知之為知之,不知為不知,是知也”,在學生讀后,想知道它們的意思嗎?(想!學生們大聲的回答。)“那就要像孔子那樣,多學習,就會知道的。”郁老師沒有當場解決問題,而是把問題進行了延續(xù),這就使得一部分學生會因為好奇而去看書,想了解其義;一部分學生因為好學而去查找有關資料,從而就會把課文中學的知識進行延續(xù),從課內(nèi)走向了課外,也充分地體現(xiàn)了大語文教學觀,真正落實了“學習是沒有止境的”這句話的含義,使我們的學習沒有終結的時候,只有不斷地探索、發(fā)現(xiàn)、學習,才會像孔子那樣有淵博的知識。
看似平平淡淡的課堂,卻是那么的暗潮洶涌,學生就在這份看似平淡的氛圍中知道了孔子的謙虛好學、不怕辛苦、彬彬有禮,知道了老子的毫無保留、誨人不倦;在這份平淡中,學生們被感動了,被感染了,課也就不再平淡了。
當然,假如郁老師本身能再投入一些,也許課堂還能有一些小小的高潮,一點粗淺之見哦!~~~


溫馨提示:因考試政策、內(nèi)容不斷變化與調(diào)整,本網(wǎng)站提供的以上信息僅供參考,如有異議,請考生以權威部門公布的內(nèi)容為準!

題王網(wǎng)tiw.cn教師資格證頻道提供高效的免費智能題庫備考服務,全面覆蓋財經(jīng)類、建筑類、資格類、醫(yī)衛(wèi)類、計算機類等領域。 題王擁有優(yōu)質(zhì)豐富的學習資料和備考階段的高效服務,致力于提高學習效率。


標題:淳樸自然的課堂《孔子拜師》聽課反思|題王網(wǎng)tiw.cn

地址:http://m.kungfu-fish.com//xwdt/38286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