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篇文章928字,讀完約2分鐘

中國綿陽信息網(wǎng)是七曲山大廟,位于梓潼金牛古道兩側(cè),古柏蒼翠,歷史悠久,是蜀道上璀璨的明珠。 千年來,大廟在蜀道作客,迎來四方游人,作為中華文昌文化的發(fā)源地,與文潤世人、澤佑鄉(xiāng)為鄰。 最近,記者來到七曲山大廟,在千年古柏之間,感受到文昌祖庭厚重的文化,看到了中國古代建筑博物館的大氣。

【快訊】探訪全國文保單位七曲山大廟

千年來繼古蜀道之后的明珠

108國道從西安通過秦嶺到成都,到民國這條路有很大的名字:金牛道。 秦朝以來,出川入蜀最重要的官道,來往于商人游客、學(xué)子官的官場數(shù)不勝數(shù)。 其中,金牛道梓潼段的七曲山大廟因其獨(dú)特的建筑群和文昌文化內(nèi)涵而成為蜀道明珠,熠熠生輝。 前幾天,記者從梓潼縣城出發(fā),沿著108國道向北行駛9公里,看到了隱藏在參天古柏中的大廟。 春風(fēng)吹拂,柏葉清秀,久等的大廟山從歷史中緩緩走過。

【快訊】探訪全國文保單位七曲山大廟

到了山門前,可以看到帝鄉(xiāng)兩個字高高懸掛的寺門,莊嚴(yán)肅穆。 一進(jìn)入寺廟,記者微微看到香客們在各自的上面祈禱,寺廟的鐘聲不時響起,聲音厚重入心,越來越讓寺廟安靜。

68歲的趙澤富是守廟人,住在大廟山腳下的沙河村二隊(duì)。 小時候,來山上撿柴火,經(jīng)常在寺廟里玩。 那個時候我覺得寺廟很大,周圍的柏樹又多又粗。 長大后,他在寺廟工作,遇到外國游客,總是親切地介紹,大廟已有一千年的歷史。

【快訊】探訪全國文保單位七曲山大廟

文昌靈應(yīng)祠是七曲山的山頂,即梓潼廟,俗稱大廟。 根據(jù)清咸豐年間的《梓潼縣志》,七曲山大廟建于晉朝,為蜀地人民祭祀張亞子而建。 張亞子先是越過西人,后來住在蜀七曲山,工晉戰(zhàn)死,子孫立寺紀(jì)念。 元初,張亞子被文昌帝君封后,在大廟建文昌宮,然后在這里繼續(xù)建寺,大廟的規(guī)模和影響也越來越大。

【快訊】探訪全國文保單位七曲山大廟

罕見的建筑群梁思成被稱為古建博物館

大廟建筑依山而建,東坐西坐,占地12000平方米,其中建筑面積6000平方米,現(xiàn)有原明清民國四個時期的殿宇亭閣23座。 每座建筑物因山勢而起伏,風(fēng)格各異,集古建、古柏、古蜀道于一體,相互輝映。

一開始寺廟不叫七曲山大廟,規(guī)模也不是很大。 梓文管所所長吳曉龍告訴記者,成書記載東晉永和年間的《華陽國志》中,七曲山至晚漢代建有善板祠(雷神殿)等寺院,東晉時期當(dāng)?shù)厝罕娂娂娊ㄔ鞆垇喿屿艉蛷堄舻燃o(jì)念建筑,唐宋時期多次被皇帝封育祠等。 現(xiàn)在我們看到的大廟的第一棟建筑物都是明朝建造的。

標(biāo)題:【快訊】探訪全國文保單位七曲山大廟

地址:http://m.kungfu-fish.com//myjy/23318.html